笔趣阁 > 成神宝典谈写作 > 101谈写作(五十五)《大高潮(上)》

101谈写作(五十五)《大高潮(上)》

作者:第101次战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全职艺术家主神崛起全职法师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异界直播间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7.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终于要来谈谈大高潮了,以前101对大高潮的认识很浅,以为就是顺着矛盾冲突写下去,到了自然而然的时候,就会以一种异常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也就形成了大高潮。

    不过这种认识和废话一样,怎么就自然而然了?怎么就水到渠成了?在反复读了几次《倚天屠龙记》中“光明顶”的大高潮后,101终于明白,其实大高潮是铺垫出来的,而怎么铺垫,铺垫多少,其实是事先构思好的,需要一些匠心才能堆叠出来的大高潮。

    那种以为大高潮是自然而然发展出来的,纯属扯淡!

    下面上菜!

    --------------

    首先,对“大高潮”定义,它是人物性格、矛盾冲突和小说主题,三者的集中爆发,在大高潮中,所有矛盾达到不可调和,以一种异常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

    以“光明顶”大高潮为例,它是预先构思好的,还是自然而然写出来的?

    101认为,一定是预先构思好的。

    依据就是“因果论”。

    因——

    张翠山夫妇,在武当山上被各大门派逼死,张无忌的母亲临死告诉他,记住这里每一个人,他们都是逼死你爹和娘的仇人

    张无忌冷冷地看着他们,把每一个人的样貌都记住

    请问,换成你是作者,对这些人怎么复仇?是按人物性格推演呢?还是预先构思好后面的复仇情节?

    首先,张翠山夫妇之死,是矛盾的起因,咱们给设定为A点

    我们要用一种大高潮的方式解决这个矛盾,为什么?

    因为众恶人无耻地当众逼死张无忌父母,这个仇只能当众报才爽快

    所以,因果论决定了,这样的仇,只能有那样的果去报

    果——

    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上,众门派的仇人再次聚在一起,而当年弱小无助的少年成长成为有绝大神通的英雄,主人公横空出世,狠狠地将众仇人羞辱一番,不光要打杀他们的身体,还要无情地鞭挞他们的道德,他们自以为是的做派。(这种复仇方式酣畅淋漓,和《基督山伯爵》异曲同工,没看过的童鞋应该去补补课)

    那么大家看,金庸实际上,在不考虑人物性格和利益方面的因素,他在书的前面,就决定了后面该有一个这样的大高潮,就是围攻光明顶

    所以,仇人后面再次聚首就是一种必然,有崆峒派,有少林寺,有峨眉派,有武当派,还有华山派,昆仑派等等。

    101将其称之为:B点

    A(因)-B(果)

    确定了a,b两点,中间用什么去填充?

    如果懂得大高潮和铺垫的原理的话

    大高潮是解决矛盾,铺垫是造势,让人物间矛盾加剧,换句话说,让这帮人再狠狠欺负张无忌

    因为A点的矛盾,直接在B点解决了,读者会觉得,我擦,不给力啊!

    所以从A到B,一直铺垫这种复仇的情绪

    那么再细看

    和少林寺的仇恨怎么来的,当时张无忌被玄冥二老打伤,张三丰抱着他去少林寺求易筋经,少林寺的秃驴闭门不让他进,气得张三丰没法子

    这一笔,是铺垫和少林寺的仇

    然后呢,还不够,少林寺有个圆真,就是金毛狮王的师父,这个大奸人,隐藏在少林寺,这也加大了读者对少林的仇恨

    少林的仇恨至此,铺垫完毕。

    再来看崆峒派,这三个糊涂蛋,修炼七伤拳,各个练得有伤

    他们跟张无忌的义父金毛狮王都是有仇的

    还有张无忌在雪山被人骗,放狗去他身上咬,那伙人也去了光明顶(昆仑派何太冲夫妇)

    胡青牛,那个见死不救的医生,教张无忌学医术,他和华山派掌门鲜于通也有仇,此人玷污了他的妹子,后来胡青牛死了,这个仇就没人给报了,胡青牛对张无忌有恩,自然读者希望张无忌替他报仇,伸张正义。

    多的情节不说了,基本上张无忌从A点消失,直到B点出现,整个过程是冒险,提高实力,同时也是跟这帮仇人酝酿仇恨的过程

    金庸每一笔情节都不是废话,他都是为了B点大高潮爆得爽而处理的

    以上解释,说的就是“大高潮是各种矛盾冲突的集中爆发”

    所有线头汇总到一起,在光明顶集中解决

    至于张无忌饶恕他们,这是他的性格决定的

    另外,还有一个没说,主题

    整本书,倚天屠龙记

    倚天代表什么?假仁假义

    屠龙是什么?正义,真理

    各大门派就是倚天的代表,假仁假义

    所以,整本书的主线是用追查金毛狮王和屠龙刀的下落穿起来的

    不论A点B点之间怎么折腾,最终都用这条主线穿起来了,这就是主题

    所以大家看,其实金庸很可怕,他早早设定了一个局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些忽视了,比如主人公的恩怨情仇,还没分析出来

    他一路走来,跟他发生那些爱情纠葛的女子,那一段段情,我们没有分析怎么做到的

    --------------

    刚刚的分析,101总结为因果逆推法——在落笔前,已经有了结果,从结果倒推回来写开头

    有趣的是,从张翠山夫妇的死往前推,会发现,他俩的死也是一个大高潮,前面两人相识相知,直至冰火岛和谢逊的冒险,又是一种铺垫

    嗯,这一贴主要从因果论角度讲了大高潮前的铺垫,下一贴会具体分析大高潮本身如何进行的,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