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宫记·晏然传 > 8181皇后小传

8181皇后小传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总裁爹地,妈咪9块9!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7.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隆庆十七年,整个锦都洋溢着一种难得的喜悦。

    太子即将大婚,这堪称是一场盛典。

    相较于无关人士内心看热闹带来的单纯激动,与此有关的人则是一种五味陈杂的心绪。

    心中的复杂以萧家嫡长女萧雨孟为最。那时她刚刚十五岁,行了笄礼,受封为太子妃。

    太子妃,太子的正妻,未来的皇后。

    这是个光宗耀祖的事,能让她总被姜、赵两家压着一头的萧家扬眉吐气,一跃与那两家并称为大燕的三大氏族。就此事来说,她觉得她一贯迂腐的父亲还是有些远见的,在她尚不知事的时候就和陛下一起为她跟皇三子贺兰宏晅敲定了这门亲事,后来……他成了太子。

    皇族、尤其是太子大婚,随嫁媵妾总是少不了的,族中和皇家一起精挑细选,选了一共五人:肃悦大长公主的女儿楚氏晗、姜家嫡长女姜氏雁岚、赵家嫡长女赵氏庄聆、方家嫡长女方氏如沁,还有她的庶妹萧雨盈。

    可以说,这五人里头除了方如沁和萧雨盈外,其余三人论起家世还是能压她一头的。

    可如今……她是妻,她们是妾。甚至包括大长公主的女儿。

    十五岁的萧雨孟心中是忐忑的,她自幼就见惯了府中的妾室相争,若不是母亲够会做事,恐怕早就正室地位不保。

    她早就知道自己和太子定了婚,早就有这份忐忑,却从来没想过退婚。

    因为她曾在冬至进宫参宴时见过太子一面,她当时就觉得……这辈子,她都不会嫁给别人了。

    她要做他的妻子,做一个贤惠的妻子。然后有朝一日成为他的皇后,和他一起并肩而立、睥睨天下。

    宫宴时的那一面,始终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那时宫宴已经持续了很久,在座不少宾客都有些微醺,大殿里充满了酒气。她不喜欢这样的喧闹,就带着侍女蓝菊避了出去,缓一缓心神,躲个清净。

    出了辉晟殿、步下长阶,她在殿前的广场上见到了那个身影。背对着他,颀长的身材在如霜的月色下映出一个好看的背影。那是她第一次看一个背影看得痴了。

    只觉得蓝菊在背后不住地戳她,好半天了她才回过神,转过头去,蓝菊哭丧着脸委屈道:“小姐……您踩到奴婢的脚了。”

    她歉然讪笑着移开脚,问蓝菊:“那是谁?”

    蓝菊仔细瞧了一瞧:“那是……您的夫君。”

    太子殿下?

    她忽然一阵欣喜,犹豫着要不要过去见个礼。踌躇了一会儿,直到他转过头来,弄得她陡然一滞。

    不知为什么,她就是感觉自己的心思好像被他看破了似的,面上火辣辣的,低着头不敢看他。他经过她的身侧,在她身边驻足了一瞬,好奇地看了看她,然后说:“冬日天寒,小姐尽快回殿为宜。”

    这是句关心的话,却是她听过的最让她失望的一句话——他不认得她。

    转念一想,又觉得没什么可失望的,自己不也刚知道他是谁么?不管现在认不认识,日后总归是夫妻。

    她心中一阵莫名的窃喜,又在外面待了一会儿,才在寒风中平复了心神,回到殿里。

    .

    如今他们终于要完婚了,她要成为他的正妻,白头到老、举案齐眉。

    她坐在房里,一阵又一阵的喜悦。

    “长姐,迎亲的队伍来了。”萧雨盈在她身后淡淡道,她又对着镜子打量一番,移步出门。

    那不愧是让整个锦都注目的一场婚礼,萧雨孟大概是这些年来最风光的新妇子。那天她一袭红黑的嫁衣,与他相对而坐,依次吃过各道牢食,又喝了合卺酒。

    微苦的酒从青瓜里流到她口中,却让她觉得那是世上最甜的东西。喝一半,与他交换,再喝一半。他的指尖触到她的手时,只那么一瞬,她的脸就红透了,死死低着头喝下另一半。

    他们从此是夫妻了。

    .

    那天满座宾朋自是少不得劝酒,他却依旧没有喝太多,到屋里见她的时候尚是清醒的,坐在她身边端详她许久,直看得她的一颗心都乱了起来他才开口,轻轻一笑,说:“你很紧张?”

    “……没有。”她慌乱的摇头,换来的是他又一声笑。

    宽衣解带,芙蓉帐暖。她只觉得那整个晚上她都怕极了,又喜欢极了。直到他睡过去,她都依旧睡不着,仔仔细细地望着面前这张脸,好像怎么看也看不够。

    第二天一早他叫醒了睡梦中的她,她揉着眼睛看着他,他已穿戴整齐,微笑着伸手向她:“起来,进宫给母后和母妃问安去。”

    她如梦似幻地将手递到他手里,被他一把拉起来,一个吻落在她额上:“快起来,晚了时辰母后要怪你。”

    更衣盥洗,他始终在旁边笑吟吟地看着她,弄得她有些恼:“殿下怎地不早些叫臣妾起床?”

    他理所当然道:“现在也不晚啊。”

    她从镜子里瞪他:“殿下什么时候起的?”

    原来是说这个,她想一个时间和他起床?贺兰宏晅一笑:“为夫亥时三刻起来读书,夫人你……”

    她那会儿睡得正沉。

    .

    宫里妻妾分明,虽都是同一日嫁进去的,能在成婚次日入宫同他一起拜见皇后和舒韶夫人的却只有她。

    皇后和舒韶夫人对这个儿媳很是满意,虽没能让自家侄女坐到这个位子上,但她们也瞧得出,这位太子妃是贤惠的,日后会是个好皇后。

    回府,她要接受妾室敬茶。这是近两日来唯一一件让她不那么开心的事,这件事那么明确地提示她,这府里还有别的女人,同样是他的女人。可她接受得又那么快、那么坦然,她告诉自己,不仅有她们,日后他还会继承皇位,会有三年一度的采选,会有很多嫔妃。

    但是母仪天下、与他并肩而立的,只有她。

    .

    随嫁媵妾中,有她的庶妹萧雨盈。她也清楚,雨盈要跟她争——从家中决定让她们一起入太子府的时候,雨盈就带着鲜明的敌意告诉她:长姐,这次我不会输给你。

    其实也无怪雨盈要争,这么多年,她们一嫡一庶,她一直压着雨盈一头。

    雨盈说:“长姐可以永远是萧家的嫡女,却未必有本事一直是太子殿下的嫡妻。”

    萧雨孟笑了一笑,不置可否。

    她知道,她不仅永远是萧家的嫡女,也一直会是太子的嫡妻。她不会犯下大错让他休了自己,家中也不会允许雨盈压过自己。

    所以她想,雨盈要争宠就争吧,自己正妻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贤良淑德、宽待妾室,才是她这个嫡妻该做的,就如同她的母亲一样。

    .

    雨盈很快就向雨孟证明了她确实在争,这于她而言也确实不是难事,很快她就成了太子府里最受宠的一个。也难怪,她生得美,比之旁的五人多了三分妖娆,性子虽不及雨孟温婉,却多了些爽利。

    最重要的……她更知道如何讨男人欢心。

    太子也是人,有女子投怀送报有几人扛得住?还是个美女,还是自己府里的妾。

    雨孟以为自己能够坦然接受,因为她已那么清楚,这个男人是大燕日后的帝王,他身边不仅会有自己的五个随嫁媵妾,还会有后宫佳丽三千。三年一度的采择家人子是免不了的,他身边总会有那些貌美如花的宫眷。

    可是……当庶妹如此不做掩饰地在她面前彰显自己受宠的时候,她发现,她会难受。

    太子妃也是人。

    .

    其实太子没有亏待她,也没有亏待其他任何一个人。只是和她们比起来,萧雨盈太耀眼了。

    雨盈在给她好看,她也知道雨盈在有意给自己添堵。她们是姐妹,雨盈就在府中下人面前格外显得与她亲厚,太子给了她什么东西,她一定要拿来与长姐“分享”。

    雨孟不是听不出她言辞中的讥讽与挑衅,但她是正妻,是大燕太子的正妃,她必须贤惠。

    可以说她做得很好,无论雨盈怎样的争宠,太子到底还是对她赞许有加。

    .

    新年前总是忙碌的,她要打点着府里,又要时不时与太子一起应付来道贺的人,宫里还时有召见。

    她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疲惫之□子却到底承受不住,离除夕还有三四天的时候,她一病不起。

    “殿下已成婚,进宫参宴身边不带人总不合规矩……臣妾这病看来一时半会儿好不了,殿下带雨盈去吧,让她代臣妾向母后和母妃谢个罪。”

    她这样对他说,说得那么大度,按捺住了每一份私心。她做不了的事情,只有让雨盈来做,无论她们间有怎样的不合,到底同出一族。

    家族利益总要盖过姐妹恩怨。

    太子沉吟了一会儿,却一笑道:“是,自己去参宴不合规矩,带妾室亦不合规矩。你好好养病就是,母后和母妃不会因此怪你。”

    就这么一句话,让病中的她高兴极了。不知是因那句“你好好养病就是”,还是因她确定自己在他心目中无可撼动的正妻地位。

    .

    她和太子的婚事定得早,家中一直就是拿她当太子妃教着,各样的礼数规矩她在清楚不过。除夕宫宴,她这个做儿媳的没有告假不去的理由,纵使太子那样说了、纵使皇后和舒韶夫人从来都待她不错,她还是心中惴惴。

    是以那天在太子赴宴之前,她强撑着起了床,服侍他更衣。一边仔仔细细替他整理好每一处,一边忐忑不已地道:“母后和母妃若是要召臣妾进宫……”她抬眼觑了觑他,“殿下别拦着……”

    太子听得忍不住笑她:“担心太多,天寒地冻的岂能让你折腾这一趟?”

    她红着脸蹲身打理着他腰上玉佩的流苏,呢喃道:“这不是不合规矩嘛……”

    “没那么多规矩。”太子含笑牵起她,凑在她耳边低低道,“爱妃好好养病就是,规矩上的事,自有为夫顶着。”

    爱妃,这是他与她说笑的时候才会说的称呼。她不喜欢这个称呼,却又每次都会被这个称呼逗得面红耳赤、美目含羞。他更喜欢他平日里叫她的闺名,阿孟。

    这是让她有些沾沾自喜的时候,无论是调侃的“爱妃”还是闺名“阿孟”,他只会这么叫她。旁的妾室他只会叫她们的品秩,就算是雨盈,他也只叫她萧良媛。

    “为夫走了。”他又一笑。她不知为何下意识地紧抓住他,弄得他一愣:“还有事?”

    她也一愣,思忖片刻,提了她入府以来最自私的一个要求:“能不能……早些回来?”

    她不知道当时她眼中是怎样热切的期待,热切到太子硬生生将到了嘴边的一句“只怕由不得我”咽了回去,点头答应她:“好。”

    她很开心,哪怕他是骗她的——其实她也知道宫宴提早退席有多难。

    .

    那天几个妾室都安安静静的,反倒府中的下人比较热闹。是她开了口,准他们在府中做些过年该做的事情。

    “去送份年糕给萧良媛。”她吩咐蓝菊。出口微惊,原来她也已习惯称呼自己的庶妹为“萧良媛”了,她们到底是生分得无法弥补了。

    送这份年糕也很有原因,这年糕是太子的生母舒韶夫人赐下来的,虽不是贵重,但图的是新年的吉祥。

    只有她这个正妃有。

    她要找雨盈的不痛快。

    最近她很是跟雨盈有些较劲,比如那天她跟太子提议带雨盈去赴宴而被太子拒绝之后,她委婉地让人将此事告诉了雨盈,心中当然是有些幸灾乐祸:你到底是妾室,许多东西都得是正妻施舍你才有……有的就算是正妻施舍了你都未必有资格!

    雨盈当然不高兴,和太子耍了小性,太子却没吃这套,淡然地自己赴宴去了。

    .

    雨孟在城中不断传来的鞭炮声中有了困意,盥洗后便准备就寝——虽是理应守岁,怎奈她正病着。

    刚坠入梦想,门声一响,雨孟蓦地惊醒,迷迷糊糊地望向门口,对方在门边一滞,含歉道:“灯没熄,不知你已睡了……”

    她知道自己并未睡多久……他居然真的提前回来了?

    “殿下……”她揉了揉额头坐起身子要下榻,掀开被子的一瞬不禁打了个寒噤。

    “你躺着吧。”太子浅一笑,随手拎了案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踱步到她榻边坐下,喝了口茶然后瞟了一眼榻边的小几,“怎么药没喝?”

    “方才端进来的时候还烫着……”她解释了一句,忙不迭地端起药碗来一饮而尽,半句也没让他多费口舌。

    放下药碗,她望着他犹豫着问:“殿下回来得这样早……没关系么?”

    太子淡看她一眼,回得理所应当:“妻子病着,我早些回来,父皇还能废太子不成?”

    雨孟哑了。

    那天他倚在榻上,她倚着他,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从府里的事到朝中的事,家长里短、家国天下,好像怎么也聊不完、聊不够。

    窗外一连三声嘶鸣、三个光球蹿上天际,然后依次炸开,绽成一片绚烂的花火。

    她眸子一亮,跑到窗边推开窗户,正好又是三个蹿上去、炸开,又一片绚烂。

    他拉过席子坐下陪她一起看,一阵又一阵,她觉得今晚的烟花格外美。

    “好漂亮。”她靠在他肩头细语呢喃。

    他语中带笑:“原来你喜欢这个?元宵前把病养好了,灯会上有更好的烟火,带你去看。”

    他当她不知道?她忍不住嗔他一眼,有几分挑衅意味地道:“臣妾是在锦都长大的。”

    太子哑笑。

    她没能在元宵前把身子养好,这一晚的烟火成了她此生最爱的画面。她一直记得,那个除夕夜,他的夫君搂着她坐在窗前,不断窜起的花火下是被月光映出莹光的皑皑白雪。

    .

    日子过得那么快,虽然始终是雨盈最得宠,但太子待她一直不错。她的肚子却半点动静也没有,她着急。

    趁着回娘家省亲的时候,她让母亲找了大夫,听到了此生最让她绝望的消息:她不能有孩子。

    她永远不能有孩子。

    她只觉得母亲在旁安慰了她许久,她却始终脑中一片空白地愣着。良久,她回过神来,面色发白地对母道:“母亲,我若不能有孩子……雨盈也不可以有!”

    母亲本在耐心地劝着她,却被她这突然冒出的一句弄得滞住,她声音冷硬无比地解释说:“为了萧家。”

    为了萧家。她是这样告诉自己的,为了萧家,已比她得宠许多的雨盈不能有个孩子傍身。如果她们当真那样争起来,最终会两败俱伤,于萧家无益。

    在她的心底,雨盈带着孩子和太子相处的场景……她想都不敢想。

    .

    她的母亲是过来人,知道女儿的这点小心思。替她安排好了一切、解决好了雨盈的事,却只告诉族中太子妃不能有孕,未说萧良媛从此也不能有孕了……

    一切都来得这么巧,太子孺子方氏如沁有了身孕。

    “你既不能有孕,就去要妾室的孩子。”母亲低垂着眼帘淡淡告诉她,“从小养在身边,就和亲生的一样。”

    她哑了一会儿,木讷地道:“可是……纵使我是嫡母,生母既在,我怎能……”

    母亲笑着问她:“若生母不在了呢?”

    她脑中“嗡”的一声。

    .

    方孺子八月早产,孩子平安,母亲却没能熬住,撒手人寰。

    长子,自然是过继给她这个做嫡母的了。

    她抱着这个小小的孩子,看着他的睡容,心绪复杂到了极致。他还这么小,小到看不出半点像方孺子、也看不出像太子……但总有一天会显出像来的吧,到那时,她如何面对他?

    她没有杀他的母亲,那天她拒绝得那么干脆。但他的母亲还是死了,她知道,是萧家做的。她无力反抗也来不及阻拦,更不敢告诉太子。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家族的意思,照顾好这个孩子。

    有朝一日,太子作了皇帝、她作了皇后,这个孩子就是嫡长子。

    “嫡”、“长”,这两个字在争储位的时候,总是个不错的筹码。

    孩子的名字是皇帝赐的,循着族谱取名元汲。这也是唯一一个由祖父亲自取名的孩子,皇家的长孙。

    一年后,隆庆帝崩。

    .

    她的夫君终于作了皇帝,尊嫡母为皇太后、生母为帝太后,封她为后……

    那个孩子,也理所当然地改换玉牒,成了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也就是说,从今往后于任何人而言,她就是这孩子的嫡母,也是这孩子的生母。

    已故的方氏,就让她过去吧。

    大长公主的女儿楚晗封了琳妃、萧雨盈封了瑶昭仪,位列九品之首。皇太后的侄女姜雁岚封了淑仪,赐号韵;帝太后的侄女赵庄聆则封了婕妤,赐号静。

    后宫注定不可能平静太久、不可能只有她们几个人。

    两位太后很快下旨,召了若干贵女入宫,以充掖庭。大多也都是不低的位子,起码是位列二十七世妇。妾室多了,愈发衬得她这个主母的威仪了。

    在府里历练了两年,这个皇后作起来她也是轻车熟路。

    她也很喜欢作这个皇后,母仪天下么,谁不喜欢?

    但她没有注意,从她受封为后的那一天起,皇帝对她的称呼就变成了“梓童”。等她注意到的时候,她已不好再开口让皇帝改回来了。

    她还是喜欢他叫她“阿孟”。

    .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永昭三年的春天来得那么快,她马上就要面对第一次选进来的家人子。

    她要亲自为他的夫君挑选妾室。

    殿选那天,她穿得简单而端庄,与皇帝一起坐在殿上,面对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家人子,她尽心挑选着。繁复的心绪中,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身边的夫君对此并不上心。

    大概对于正妻来说,夫君对未来的妾室不上心总是件好事吧——哪怕他不上心的原因是他目下有要国事烦心。

    也就是因为他正烦心的这件事,她第一次和皇太后有了隔阂、甚至翻了脸。与大燕交战多年的靳倾同意休战,请求下嫁公主。

    目下够年龄又未出嫁的,只有皇太后的女儿祺裕长公主。

    他要祺裕嫁,皇太后不答应。她去劝,皇太后就发了火,甚至险些动手打她。若不是宫人拦着,母仪天下的皇后就要受掌掴之辱。

    她没有同他说这些事,宁可自己忍着委屈也不想让他再添堵。

    他却还是知道了。椒房殿里,他凝视着她,一叹:“朕自会处理这些事,梓童不要去开罪皇太后。”

    她静默地福身应下,不知他是否嫌她添了麻烦。

    .

    后来的一切……堪称瞬息万变。御前尚仪忽地受封琼章、位列八十一御女。几日后,祺裕长公主远嫁靳倾。

    和亲的事就算了了,她替他松了口气。晨省时面对受封的新琼章心中却五味杂陈。

    从前的御前尚仪晏然……

    从在太子府的时候,她就早已看出来,太子对这个晏然和对别人的态度不一样,就算是和另外“两然”比也不一样。她甚至早已想过,太子会不会有一日纳了晏然?

    但直到他登基都没有,雨孟觉得大约就是不会了吧,尤其是前些日子,他答应了放晏然出宫嫁人,连做嫁衣的衣料都备好了。

    要么怎么说是“瞬息万变”。

    不过晏琼章足够守礼数,对自己也敬重有加,每每晨省时总是她第一个到的,风雨无阻。

    所以……管她呢,受宠就受宠吧。一个敬自己的人受宠总比一个不敬自己的人受宠要好,晏琼章在她眼里比她的庶妹瑶昭仪强多了。

    她知道瑶昭仪没有容人之量,宠冠六宫这么多年,不会让一个从奴籍赦出来的晏琼章压到自己头上去。

    瑶昭仪与晏琼章间,决计少不了一斗。

    这于她这个嫡妻而言,可说是一个下注的过程,在夫君的两个妾室之间挑一个下注,一起去对付另一个。她该选瑶昭仪的,那是她同族庶妹,为了家族她也不该偏帮外人。

    但瑶昭仪得势了这么多年,她发现她已做不到那么大度。尤其是宫中谣言四起说皇后之位可能要易主的时候,她做不到再去帮瑶昭仪。

    于是她明里暗里地偏帮晏琼章。

    太后不喜晏琼章,她就变着法地说她的好。她不会轻易夸人,所以这偶尔的夸赞就格外有分量。

    皇帝政事多顾不上后宫,她就在偶尔与他相见时时常提起晏琼章,她知道,晏琼章是自小跟着皇帝一起长大的,皇帝不会忽略太多。

    这显是有用的,晏琼章一度盖过了瑶昭仪的风头,晋至才人,封号为宁。

    .

    夏时,阖宫去祁川行宫避暑,瑶昭仪当众一舞晋了妃位,和琳妃齐平。她心中冷笑:这个庶妹……还真有点本事。

    紧接着就是宁才人失宠,原因却是擅服避子汤。

    她知道这是瑶妃的算计,那个晚秋必是瑶妃的人。权衡之下,她将晚秋贬去了旧宫,为的是让皇帝查无可查。

    她不能让萧家受到牵连。

    夜半无人,她无心去睡,在廊下感受着夏风的丝丝暖意。蓝菊细心地为她搭了件衣服,踌躇着道:“娘娘何必如此……其实就算查下去,也不至于牵扯到萧家,左不过是查到瑶妃头上罢了,娘娘何不借此除她?”

    一语戳破心事,她不愿直面的心事。

    这件事上,她选择了贬晚秋护瑶妃。因为她看出了当皇帝得知宁才人擅服避子汤时眼中的痛苦和失望。

    他在意宁才人,甚过在意瑶妃,也甚过在意她。

    她不服,可她又讨厌如此小气的自己。皇帝在意又如何?宁才人到底只是个嫔妃,又那样敬重她。

    她不许自己再有这样的私心了。

    宁才人失宠的日子自是难过的,她就有意多帮衬着些。譬如和贵嫔找愉姬告宁才人的状、愉姬又禀给了她的时候,她处理得很圆滑,一番话简单摆平了一切,谁也不敢再多嘴。

    她更差人先一步将宁才人擅服避子汤的事禀给了犹在宫中的两位太后,并将理由说成是:“太医道才人身子虚弱暂不宜有孕。”

    皇帝得知此事后的欣慰带给她一阵无法言说的心痛。即便宁才人擅服避子汤,他仍想护她。

    但她没有再做任何对宁才人不利的事情,她清醒地告诉自己,如若宫中还有一个人能与瑶妃抗衡,就是宁才人。

    她必须和宁才人结盟。

    .

    她是对的,愉贵姬病逝,皇次子交予晏氏抚养,晏氏也因此位居容华,成了一宫主位。宁容华确实有本事一举让长宠不衰的瑶妃失宠。那实是个意外,瑶妃不过想挤兑宁容华的出身,提及太子府的旧事、逼她跳舞。

    宁容华就此小产——在此之前,她甚至不知自己有孕。

    紧随而来的,是皇帝的震怒,当即下旨降瑶妃为修容,削去封号。晋宁容华为贵姬,以抚失子之痛。

    一朝一夕,风光无限的瑶妃成了九嫔之末的萧修容,雨孟不知心里是喜是悲。

    .

    萧修容失宠,萧家就少了一层保障。族中很快就做出了反应,兄长亲自献了个美女进宫:煜都歌姬,岳凌夏。

    雨孟仍是表现出了足够的宽和大度,待她很好。她也很给萧家挣脸,一举夺了宁贵姬的宠。

    宁贵姬伤了她?雨孟不用想也知道宁贵姬不是那样的人,但她不能去害岳凌夏,否则连族中都会容不下她。

    “破相的事……岳宝林只怕委屈得很,容貌于女子而言总是重要的,陛下不如……晋一晋她的位份算是安抚?”她温言向皇帝建议着,皇帝睇了她一眼,不语离去。

    他还是对宁贵姬留有余地。雨孟一叹。

    .

    岳凌夏确实是个有本事的,很快有了身孕,位晋丽仪,“莹”字为封号。

    早先被废黜的纪氏暴毙冷宫,接着,宫里出了一而再、再而三的闹鬼的事,矛头直指当初导致纪氏被废的宁贵姬。

    雨孟不傻,她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萧修容,她去了映瑶宫,直言问她是不是她所为。

    “是,长姐要如何呢?”萧修容冷涔涔地笑着,“长姐要么帮我除宁贵姬,要么帮宁贵姬除我与莹丽仪,长姐自己掂量着吧。”

    她哪有“掂量”的余地,她是萧家人。

    .

    终于,事情再也压不住,为了莹丽仪腹中皇裔的安危,鬼魂之事必须平息,请入宫中的道士说,必须除掉导致鬼魂怨气的根源。

    皇帝问宁贵姬:“晏然,你怎么说?”

    请陛下……万事皆以皇裔为重。臣妾愿自请废位,迁入……冷宫静思。”想来宁贵姬说这话时是字字惊心的,因为雨孟听得字字惊心。但这一次,她不能帮她,这一切都是萧家的意思。

    “朕若是赐你一死,追谥夫人位,厚葬妃陵……”皇帝对宁贵姬这样说着,说得她都怕得不行,皇帝却忽地话锋一转,看向她,眼中是她从来没见过的冷意,“是不是就循了你们萧家的意?”

    她陡然滞住,皇帝从来没这样看过她、没对她说过这样的话。缓了又缓,她才艰难地道出一句:“陛下您……何出此言?”

    “朕因为晏然的孩子降了瑶妃的位份,你们萧家就容不下她了,是不是?”

    “送进来的岳凌夏真是好本事,敢当着朕的面做那样的戏,难道萧大人没有教过她,欺君是死罪?”

    “朕不戳穿她,委屈了晏然那么些日子,给萧家的面子还不够?一个月,从良使到瑶章,前些日子又晋了丽仪,给萧家的面子还不够?如今瑶妃的位份也复了,又闹出这一出要置她于死地。去收买上善子,代价也少不了吧?”

    皇帝一句句质问着她们,森森咄咄地语气弄得她说不出话。其实这其间七成的事情她都不知情,剩下三成她也几乎插不上手,但她是萧家人,所有的罪名,她首当其冲。

    帝太后也惊愕不已,想了一想,只劝着皇帝道:“皇帝如是没有证据,这猜测的话还是说不得,皇后毕竟是你的结发妻子。”

    “没有证据?宫正司查出了尚药局中并无出入记载的草乌,皇后,是否能给朕个解释?还是让宫正来给皇后解释?”

    皇帝始终看着她,眼中的愤怒不言而喻。她忽地不想解释,说出的话是惯有的四平八稳的口气:“陛下,臣妾不明白您的意思。”

    “若再有哪个世家非要以这样的法子试探朕的底线,朕奉陪。”皇帝凛然扔下这句话,带着宁贵姬从她们的视线中离开。他没有去看,在他的背后,他的发妻是怎样的恍惚……

    原来在他眼里……她和她的家族完全一样,都在和他抗衡着。

    可她只想做个好妻子。

    .

    这一切的误会都源起瑶妃,都是瑶妃擅做主张,皇帝才会对她有那样的误会。雨孟心里真正恨极了瑶妃,必要除她。

    她去见了宁贵姬,将先前的一切全盘托出。

    两人结盟结得顺利,要一起逼瑶妃对岳凌夏下手,然后一并除之。

    这其实不难。岳凌夏的孩子是为萧家而存在的,生下来后必要交给这姐妹俩中的一个,而她们谁……也不愿对方得到这个孩子。

    雨孟就刻意地待岳凌夏好,日日让蓝菊往映瑶宫走动去陪岳凌夏。直让瑶妃觉得,这个孩子……族里还是打算交给长姐的。

    偏生先前还商量好了,这孩子会交给瑶妃。

    临了的变卦让瑶妃乱了阵脚,她本就不平族中自小待长姐更好、好那么多,进了宫,她断不愿再低她一头。

    她必须得到这个孩子。若得不到,就不能让他平安降生……

    雨孟自若地看着瑶妃一步步走进她与宁贵姬设下的圈套。

    岳凌夏的孩子没了,宫正司扣下了所有相关的人和物,雷厉风行地彻查之下,瑶妃逃不过了。

    废瑶妃为宝林……雨孟心里说不出的畅快。

    她到底留了这个庶妹一命,是她作为长姐最后的心善。可萧雨盈为了嫁祸宁贵姬,竟给帝太后下了毒,终是赐死了事。

    雨孟想……这辈子的斗争,到此为止了吧。旁的妾室,无一人敢这样同她斗。

    .

    新家人子入宫、姜家覆灭……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再也在她心中掀不起半点波澜。宫闱斗争再惊心,见得多了也麻木。何况她是皇后,她总是居高临下地看着一切,很多时候,她都任由着妾室去斗。

    直到宁婕妤被废,她才再次觉得心惊。她以为,这六宫里头,皇帝废谁也不会废宁婕妤。

    原来一切真的都是过眼云烟。起起落落,谁也逃不过。

    .

    但一连数日,皇帝心绪颇是低落,她便在旁轻劝了一句:“陛下莫要心烦了,戕害宫嫔、毒害皇裔……她罪有应得。”

    皇帝淡睨了她一眼,只回给她一句:“晏然没害娆谨淑媛。”

    她愕住。

    哪怕他废了她,还是要为她说话、还是叫她“晏然”……他有多久不叫自己的名字了?

    她沉吟着,福身告退。

    那天,她几乎觉得自己当初下错了注,晏然才是她的敌手。

    .

    晏然不在的日子,后宫平静了很多,一时甚至没有什么能称得上“宠妃”的人了。皇帝对谁也不上心,又对谁面上都过得去,她心里愈发地不是滋味。

    就这么过了一年,她在冬去春来的时候大病一场。

    她到底是皇后,她的病,皇帝不能不上心,这几乎……是这几年来他对她最好的时候了。

    没有任何人夹在他们中间,没有瑶妃、也没有晏然。

    她甚至会想,就这么病下去吧。她觉得这样挺好,甚至在太医告诉她她大概时日不多的时候,她也没有太多伤感。看了这么多起落,还有什么可值得伤感的呢?

    眼下守在她眼前的,是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若她真的时日不多,他们会这样守着她到她咽气。

    这是种说不清的滋味。

    .

    秋时,已病得起不来身的雨孟,听说晏然回来了。还带了个帝姬,名唤齐眉,晏然一举受封充容。

    齐眉,举案齐眉……她到底想干什么?

    病中的她,第一次这样愤怒,当着皇帝的面摔了药碗。

    “梓童。”皇帝扶住她的肩,镇定地向她解释,“晏然不是不敬你的意思,她只是希望阿眉日后能有个好夫家。”

    是,这是解释得通的。晏充容是妾,她的女儿又生在宫外……命运如此多舛,怎能不希望女儿日后过得好?

    雨孟凝视着眼前的夫君,苍白的病容上,双眸盈盈含泪:“好,臣妾信充容是这个意思。可陛下认下了这个名字……陛下您又是怎么想的呢?”

    皇帝扶在她肩上的手一滞,沉吟了一会儿,才告诉她:“朕没有想那么多。”

    她的神色黯淡下去:“哦,是么……”

    .

    又是一年除夕。

    病了将近一年的她,忽的精神格外好。她起身走到殿门口,望着逐渐暗下去的天色出神。这一年……又发生了好多事。新一届的家人子进宫了,殿选那天她没能去,之后也因病没怎么见这些新宫嫔……

    晏充容回宫了……

    她长声一叹。

    “娘娘,皇长子来拜年了。”蓝菊轻轻道。

    元汲走进来,朝她一揖,又跪下去郑重下拜:“母后大安……”

    “快起来。”她笑着扶起他。这些年,除了个贤后的名声,她最值得骄傲的,大约就是这个儿子。

    即便皇帝疼皇次子更多些,但她这个儿子也没给她丢人。

    他们一同用了晚膳,她照例给了压岁钱,元汲很是欣喜地看着她说:“母后今日气色好些……”

    “嗯。”她点点头,笑对他说,“你一会儿去给你皇祖母拜年、陪她守岁好不好?”

    元汲一愣:“那母后……”

    “一会儿你父皇要来。”她说。

    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元汲足够懂事,他知道什么时候不该打扰父皇和母后。用完晚膳,他就听话地告退了,往长宁宫去。

    如同那年的除夕她并不知他是否真的会提前回来一样,今夜的她,也并不知他是否会来。

    如同那年的除夕她见到提前回来的他时的欣喜一样,今夜的她,一样的欣喜。

    “陛下大安。”她盈盈一福,他立刻扶起她,蹙眉说,“怎么不好好歇着。”

    他要扶着她上榻,她却指了指窗边已铺好的席子:“陛下陪臣妾坐坐可好?”

    他们一起在窗边坐下,就如十二年前一样。

    她倚在他的肩头,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从家长里短到家国天下。说着说着,一阵咳嗽,他搭在她腰上的手陡然一紧:“别说了,歇一歇,晚些再说。”

    她犹不停。

    十二年前的那一晚,只是单纯地觉得好像怎么都说不够。如今……却是一旦停下,就再也没有机会说了。

    窗外绽开一片片烟花,短暂的绚烂转瞬即逝,然后……又是一片新的绚烂。

    她抬头遥望着这一片五光十色,笑意迷离:“十二年前,也是这样。”

    “梓童……”

    “陛下有多久没唤过臣妾闺名了?”

    皇帝迟疑了一会儿:“阿孟。”

    她抿唇一笑。

    “陛下因为臣妾的病而未办宫宴么?”她问。

    皇帝点头:“是。”

    她笑得愈发厉害了:“这不合规矩。”

    皇帝不言。

    “陛下,十二年前,咱们看到的烟花……是晏然、怡然、婉然她们放的吧?”她说着又是一笑,“总是三朵三朵的一齐往上窜,必是她们三个。”她定了定神,笑吟吟望着她,“由着她们这样在府里玩……陛下,您一直待晏然很好。”

    皇帝回看着她,静默不言。

    “这么多年,是不是因为阿孟不会吃醋、不去争宠,陛下就一直只把阿孟当皇后看?”她直言问他,问得他一怔。她又说,“只是皇后,不是妻子。”

    他无话可答。

    “可是阿孟拿陛下当夫君,一直都是。”她双手摆弄着他的手,手指在他手心里划来划去,“但是阿孟又要为萧家想着,好多事情不得已……我想做个好妻子,他们却只想我做个好皇后。”

    皇帝听得心里一阵难受。皇后,他到底忽略她太多了。他并不爱她,但她到底是他的发妻。

    “我死之后,夫君还是要再立皇后的。”她轻巧地说着,不带半分不悦,“我听说了,大臣们早开始议论这件事了。有推举琳仪夫人的,也有举荐静妃的,是不是?”

    “……是。”皇帝点点头。

    “可是我想说,陛下再立后,立自己喜欢的人吧。因为皇后不仅仅是大燕的皇后,还是陛下的妻子。”她垂下眼睫,有一瞬的黯淡,“陛下还是立一个自己真心想许之为妻的人吧,不要像我这样……”

    “陛下喜欢晏充容就立晏充容,真立不得就不立后,总不要再违心了。”她大睁着眼睛望着他,眼中的热切期盼犹如十二年前,“好不好?”

    他笑了一笑:“好……”

    她很满意。靠回他的肩头,她觉得有些困,顺势滑到了他膝上倚着,平躺着看着他,又道:“我若死了,陛下会待元汲好吧?”

    皇帝神色一震,禁不住有些颤抖,看着她的眼神前所未有的怜惜:“自然,他是朕的长子。”

    “那就好。”她愉快地笑出了声,“其实,臣妾觉得他不是担得起大任的孩子,但求他过得平平安安的。”

    皇帝颌了颌首,答得有些艰难:“好……”

    “还有一件事……”今晚一直口无遮拦的她忽然变得犹豫起来,踌躇了半天才又说,“臣妾一直想知道……方贤妃的死……陛下您知不知道……”

    方贤妃,昔年的方孺子,元汲的生母。

    皇帝凝滞片刻,俯身轻吻在她额头上,低低答道:“朕知道是萧家干的,也知道不关你的事。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嗯……”她放心地阖了眼,“臣妾好累,陛下今晚还有别的事么?若有……臣妾就不多耽搁陛下了。”

    “今晚无事。”皇帝说着从旁边扯了条被子过来给她盖上,“你睡吧,朕陪着你。”

    “嗯……”她假装全然听不出皇帝的强作镇定,安安稳稳地睡过去。她告诉自己,只在今晚,她只是他的妻子,不是皇后。她说了一切她想说的,毫无避讳,他也没有怪她……

    只在今晚。

    .

    永昭十年元月一日,皇后萧氏雨孟薨,谥曰:淑元。

    有些资历的宫人说,皇后去世的那一晚,陛下一直在椒房殿里陪着,两个人坐在窗前看着烟火、说着话,就像……

    她刚嫁入太子府那年的新年。

    作者有话要说:熬夜码到凌晨三点……

    爬上网来设置存稿箱的时候阿箫已经脑子不清楚了……

    于是今天大概无法爬起来再更正文……

    于是今天容我歇半天……

    明天恢复早九点、晚七点的更新……